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组建于2001年,是重庆市建立最早的中医药高等教育基地。组建以来,学院发展迅速。现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内科学);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针灸推拿学、中医临床基础);7个本科专业及方向(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康复治疗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中药制药学)、5个专科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药学、中药分析与鉴定)、2个成人高等教育本科与专科专业(中药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学院以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为主体,紧紧围绕中医学(包括针灸推拿)、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三个一级学科,充分应用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门类的整体优势,培养包括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在内的高等中医药专业人才。办学类型涉及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对外中医药教育等多种形式,形成了以人才培养高层次、教育教学特色化为发展方向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
学院拥有一批知名的中医药教学、科研和临床专家,重庆市名中医1人,重庆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1人,中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1人,针灸学会副会长1人,保健按摩行业协会副会长1人,各学会副秘书长及常务理事8人,各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上职务15人。学院现有在职中医药专业教师55人,硕士生导师12人,职称结构为教授2人,副教授26人,讲师27人,高级职称人员比例占51%;学历结构为博士6人,硕士32人,大学本科15人,大学专科2人;硕士以上高学历人员比例为69.10%。设有7个中医药教研室(中医基础教研室、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中医临床教研室、中医骨伤教研室、针灸推拿教研室、方剂学教研室、中药综合教研室)、1个中医药教学实验中心(下设8个专业实验室:中药分析与鉴定实验室、中药制剂实验室、中药炮制实验室、中药化学实验室、中药生药鉴别实验室、针灸推拿实验室、中医骨伤实验室、中医美容实验室)、学院科研工作不断发展,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26篇;承担各级科研课题46项(其中教学研究课题5项);出版学术著作15部,其中,主编5部,副主编3部,参编6部,译著(主译)1部;出版教材45部。其中,主编13部,副主编17部,参编15部。获得科研成果8项。学院主办的《实用中医药杂志》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学院坚持 “立足继承,重在创新,发展中医药学术”的宗旨,继续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努力探索西医院校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着力突出办学特色,以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中医药人才为目标,努力构建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主体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以建设重点学科为龙头,努力打造优势突出、覆盖面广的中医药学科与专业体系;注重办学的开放性,广泛进行中医药国际交流,努力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将在弘扬祖国传统医学的诸多领域乘风破浪,扬帆奋进!
学院电话:023-65712064;65712063
传 真:023-65712062
地 址:重庆市沙坪坝区虎溪镇杰青路
邮 编:401331
E-mail:zhongyixy@163.com